世代之爭

三、四年級請客,七、八年級買單


天下雜誌第283期2003/09/15楊艾俐、譚士屏出刊

嬰兒荒、高齡化、政府赤字、退休金沒有著落……,當國家愈來愈窮,個人負擔愈來愈重;下一代一出生,就要替上一代背債。這些,將在全世界上演成驚天動地的世代之爭。這場躲不過的戰爭,誰是贏家?誰是輸家?處於驚濤駭浪的你,要如何前進?你是贏的世代,還是輸的世代?

32歲的建華銀行新店分行襄理張登貴,一大早匆匆從家裡趕到新竹科學園區,為客戶對保。中午沒有吃飯,直接趕到內湖、中和拜訪客戶,6點開始與主管開會。晚上7點,在新店閃閃夜燈中,他趕赴客戶家晚餐,9點半結束,他急速開往北二高,回到鶯歌家中。

張登貴負債很少(房貸已快還清),但是他的政府近年來借債頻頻,如同每個國民,他已為政府背負近17萬元(政府債務餘額今年已達4兆2千萬元)。他誠實納稅,但是他和台灣所有上班族,所繳的稅,政府必須拿部份去還本付息。

張登貴還得趕緊為退休生涯打算,根據主計處及勞保局統計,私人企業員工,領到退休金平均只有210萬元左右。但是另一批50餘歲退休的老師、軍人、公務員,領月退休金再加上200萬上限金額,可存入18%優惠利率,比上班時收入還豐富。

對照每年退休的13萬私人企業員工,每年這2萬5千位軍公教人員待遇,有如天之驕子。

「早知道,我去考政戰學校,現在也可舒舒服服拿退休金了,」一位文化新聞所碩士,去年在某媒體被迫優退,現在必須南北奔波,在大學兼課。未來不確定,經濟景氣難復甦,有人安穩退休,有人老年無依,有人甚至終年失業。社會不滿,妒忌情緒慢慢發酵。


世代之爭即將上演。老人化、嬰兒荒、退休基金無著落與政府赤字,將把嬰兒潮世代欠下的債,無條件轉移到新生代身上。

根據《國際前鋒論壇報》,西方世界世代之間,將要上演「驚天動地」(Perfect Storm)的抗爭,主要肇因於退休人口壽命延長,新生兒出生率急速降低,退休基金虧損,以及政府巨額赤字,都將嚴重影響40歲以下人的福利,加深他們的焦慮、不滿和反抗。但是上一代(55歲以上的嬰兒潮)則不甘拱手讓出到手福利,也必大舉對抗。這場「驚天動地」在西方世界即將釀成嚴重的「世代之爭」。

與西方一樣,「驚天動地」4種元素正在台灣加速上演。根據經建會人力規劃處統計,台灣去年婦女生育率創新低,每千名只有1.34(比美國的2,歐洲的1.8都低),新生兒只有22萬人,與20年前相較,只達半數。社會不但流行「少子化」,更出現「嬰兒荒」。

在此同時,台灣已邁向「高齡化」社會,經建會估計,我國15年後,65歲以上人口將達15%,比日本和歐洲都「老得快」。

退休基金投資大幅虧損,政府舉高額巨債也同步發生。政府債務餘額已佔國民所得30%,每100元支出,21元要用來還債。財務透明的軍公教人員退撫基金,年報顯示89年投資虧損300億元,佔當時基金1/5。而去年雖然帳面盈餘45億元,但是如果加上未出售的股票等投資損失,則虧損44億元,佔基金近2%。

現在發行的公債,20年或30年後還本付息,政府必須靠當時社會繳稅主力,也就是7、8年級生來還債,「愈後面所付代價會愈高,」國立空中大學教授李允傑說,「這是代際間的不公平。」

「3、4年級請客,7、8年級買單,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比喻。「處理不好,」掌管60萬文官升遷,考選制度的考試院長姚嘉文說,「我們會面臨恩俸亡國,和赤字亡國雙重危機。」

這是場資源與福利之爭,是公資源與私資源之爭。主要贏家是這10年來已退休的軍公教人員,未來幾年內將退休的也會是贏家。輸家則是40歲以下世代。世代之間將因工作、升遷機會、社會福利、繳稅,而起衝突。

嚴重則會導致社會擾攘不安、抗議頻繁。最近成立的泛紫聯盟,不久將舉行的國營事業員工大遊行、教師大遊行等都是各種權益之爭的前兆,個人群起自救將日益增多。「人們了解政黨輪替並沒有明顯的好處,」《當企業購併國家》作者諾瑞娜赫茲說,「選民可以透過抗爭,可以讓各大政黨原本不會列為政策的議題,得以成為政策。」


政府以優惠利率與鼓勵早退優待軍公教人員。但他們的退休金,是花政府的錢,也就是花全民的錢。

但是世代之爭,也肇因於政府(包括行政、立法、考試三院)施政未能呼應環境改變。「就像天冷了,應該加衣服,否則就會感冒,」一位民進黨人士指出。

早期軍公教人員比起民間,待遇通常較低,但民國60期經濟起飛,政府逐步給軍公教加薪,有年甚至加20%。雖然軍公教調薪,中階和初階已和民營企業待遇相差不多,但政府直至民國85才規定提撥薪水一定比例(從2做起)做退休金。又為了體恤他們辛勞,退休金全部或月退裡,公保給付部份可存入做優惠存款,給予18%優惠利率。

為了鼓勵公務人員新陳代謝,政府規定25年就可申請退休,領月退俸。公務人員提早退休,現代人壽命增長,政府負擔將大為增加。根據《天下雜誌》估算,領月退者55歲退休,可以支領23年。加上優惠利率存款,一生將可領到2千萬元。

但是民營企業員工退休所領到只是平均2百萬而已。「不但代際垂直不公,同代也有水平不公,」一位文化人指出。現在退休軍公教人員,大部份在年資內都未提撥退休金,因此政府就得出錢。例如退輔司司長陳清添表示,今年政府就得編列1,400億元(尚未包括各級教師)退撫支出。幾乎相當於我國中央總支出的10%,更相當於我國經濟建設支出的3/5。

政府出錢,也就是全民出錢。「我們繳稅支持現在最愜意的族群,」一位成衣公司退休的經理,又開始兼職為退休做準備,「實在不甘心。」相對而言,大部份軍公教已退休的人的確過得愜意充實。一位台北縣小學退休教師早上起來,泡杯咖啡,瀏覽著報紙,問起她的退休規劃,「我什麼都不要規劃,」她說,「我要好好休息1年。」

雖然如此,她還是每天都排滿修養身心課程,星期一瑜珈,星期二書法,星期三繪畫,每天早上和同好在公園跳韻律舞。週末和先生去跳交際舞,在華爾滋舞曲中結束他們的夜生活。

一位在研究機構做事的劉小姐,星期六下午仍在趕研究報告,她在師範院校已退休的同學,卻計劃著下星期要去哪裡玩,只因為13年前,她放棄小學教職,公費留日讀完碩士,卻一直只能做約聘研究人員,沒有退休金,福利也少。「每次同學會回來,我總要低潮幾天,」她幽幽地說,「我只能安慰自己,生命的意義是在過程,而不在結果。」

提前退休,找尋事業第二春的更是收入豐富。兼差教補習般的中學老師,退休後,更能夠全時教補習班,月入20多萬。一位她的同班同學看到這位以前在高中,大學成績平平的數學老師,酸酸地感嘆,「你只能說人生難料,賺錢不是唯一目的。」

很多50歲出頭的公立大學教授,還沒退休,就已積極尋求私立大學任教,有的公務員到國家出資的財團法人任職。2份薪水起碼有20萬上下。「不但不公平,而且阻礙年輕人前途,」一位學界人士看到很多國外回國的30歲上下博士只能在大學奔波兼職,每月掙3萬多元。

但並不是所有軍公教人員都享有如此高的福利。民國60、70年代退休人員很少拿到2百萬以上退休金。他們的生活都靠這18%優惠利率存款孳生利息。因此每當要取消優惠存款聲浪起時。總有老人攔住考試院長姚嘉文陳情訴說。

人事行政局局長李逸洋日前也表示,軍公教人員退休金18%優惠存款利率絕對不會取消,因為這影響到84萬個家庭,約250萬人的權益,茲事體大。

但政府對退休公教人員退休俸補貼,將與年遽增。去年退休的公教人員約有1萬5千人,是86年的2倍,增加速度十分驚人。而龐大的退休潮才剛剛開始而已,根據銓敘部統計,目前45~50歲公教人員約有7萬人,10年後這些人員將屆臨退休,人數將是去年的4倍多。根據精算報告,依照目前的狀況,屆時基金可能將面臨入不敷出的窘況。



然而並非全部軍公教人員都能享得到好處。依目前狀況,50年後將有8兆的退休金虧損,每個新生兒,等於背著36萬債務出生。

即使政府預定在95年將提撥率調升至12%(現為8.8%),但除非未來退輔基金能夠完全按照精算結果調整提撥率。否則軍人、教育人員與公務員將先後於民國107、118和125年領不到退休金。50年後,基金也將面臨8兆虧損,國民一出生得為他們背負36萬債務。政府只有加印鈔票,全民承受通貨膨脹之苦。年輕軍公教縱使終生提撥,退休金也大幅縮水。

「這是吃定政府,也吃定下一代,」立法委員沈富雄說。「上一代吃大餐,下一代吃殘屑,」美國《Fortune》指出2代間的心結。

台灣的驚濤駭浪,世代抗爭,還不止於此。中國大陸迅速崛起,更將搶去台灣的諸多機會,台灣優勢的高科技產業已受威脅。

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提醒,台灣上半年貿易接單金額雖創新高,但是失業率仍然持續不降,徘徊於5.2%,表示很多工作機會已經搬到大陸,再也不會回來,「台灣只能成為4C,也就是指揮Command、控制Control、通訊Communicate、電腦Computing中心,」苗豐強說。

一位在高科技公司任職的女主管,向上司要求加人時,上司回說,到大陸去找。他們只要1/4薪水,更肯加班拚命。「在台灣,我的屬下未來還會有出路嗎?」這位女主管感傷地說。

全球盛行工作大轉移。美國不但是高科技公司將軟體、客戶服務外包給印度、以色列,金融、零售業更開始跟進。8月中,美國一家公司中階主管,在公司停車場舉槍自殺,因為公司要求他把自己技能教給遠在東方的印度人,他了解自己飯碗難保而自盡。

從前年初開始,美國已經失去320萬個工作機會,復甦後,就業增加人口反而降低1%。「這場復甦,不單是無就業復甦(jobless recovery),更是失業的復甦(job loss recovery),」《經濟學人》說。


世代間除了「債務糾紛」,也開始搶資源。爭工作、爭升遷、爭機會,更要爭個人保障。

28歲的朱學恒(6年級生)已經覺得5年級生是既得利益者,他雖然翻譯整套「魔戒」,賺得2,500萬元版稅,但他在中央大學電機系同學,在科學園區裡,晝夜加班,只拿月薪3萬多元。「中階主管都是5年級生,他們已沒機會了,」他說。
32歲的潘恆旭,最近出任《大成報》執行副社長。做過廣告人、電視人,現在踏入平面媒體,帶一批比他更年輕的總編輯、副總編輯們迎戰香港登陸的蘋果日報。看到電視及報紙老面孔不去,「我們要隔代接班,跨級破壞,」他冷靜地說,「以我們的方式幹掉他們。」

他認為,一些35到45歲的中階主管只是隨著台灣經濟奇蹟而起飛,創意不夠,也不能為台灣突圍,是他們更上層樓的瓶頸。潘恆旭說,年輕人心懷不平會意志消沉,社會也會失去活力,就會用體制外方法,鋌而走險,如集資買股票、簽樂透等,更讓年輕人尋求不勞而獲。

40歲世代只有更加努力,掀起飯碗保衛戰。金融界競爭激烈,銀行行員和主管每天幾乎都得工作12個小時,拜訪客戶、上訓練班。「以前是金飯碗,後來變成鐵飯碗,現在是保麗龍碗,一捏就碎,」一位銀行主管說。

台灣人工作時數已是世界最高,每年平均2,282小時,但是根據最近《Cheers》雜誌所做調查,75%認為自己工作過量。大部份人長時間工作,最主要是增加個人競爭力、要學新技能、怕失業等。

40歲上下的人,更是上有高堂,下有子女,成為上下夾攻的三明治世代。在外商成衣公司做事的黃玲娜,每天一進辦公室,就忙到下班。剛剛喪父的她,70餘歲的母親又在台南跌倒,要換人工關節,公司太忙,只有等週末才能南下探望母親。「自己忙沒關係,沒辦法陪媽媽,才讓我……,」她有點哽咽。

這幾個世代更有隱憂,辛勤一生,退休金可能也無著落。企業隨時可以關廠倒閉,只有9%企業(涵蓋全國44%員工)為員工提撥退休準備金。中途離職者,前面年資化為烏有。更有的企業快拿到退休金時,公司忽然將其變為契約工或臨時工,逃避退休金。

尤有甚者,連最基本保障的勞工保險也不免破產之虞。根據勞保局最近的精算報告,88年勞保的老人給付的財務缺口(即已提撥金額與可支付退休的差額)為1兆5千7百多億,約為勞保基金的3倍。如要補足,中央政府必須花整年預算才能彌平。如果不提高提撥費率,勞保基金過35年,也不免走向破產,到時繳了一生保費的人,領不到分文。

「我們這一代佔了你們的便宜,你們不但養我們,還得自籌退休金,」台大法律系教授余雪明,指著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說,「你們下一代會更慘。」


代際之爭,也將上演成國家生存戰。除非嚴重犧牲未來世代的願景,政府不可能兌現過去的承諾。這,會是西方國家衰敗的開始。

西方世代抗爭會出現在台灣嗎?會以什麼方式出現?9月台灣將舉行國營事業員工大遊行和全國教師大遊行,未來會有剝奪自己退休金抗議遊行嗎?反對政府舉債過高大遊行嗎?

大部份40歲以下人忙於工作,幾乎無暇抬頭關懷自己未來處境。幾乎所有接受採訪的人指出,壓力太大了,沒時間想這些問題。28歲的朱學恒半開玩笑,「我們只喜歡看漫畫,找快閃族。」

但是不管年輕一代是否關懷,由於要減緩人口老化,減少政府赤字,健全退休制度都不是一蹴可幾,更必須未雨綢繆。「你可以慢慢改,」空中大學教授李允傑說:「但是不能不改。」

例如要延緩人口老化,很多學者建議要有健全的人口政策。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蔡青龍指出,我國如不提高人口出生率,大約30年後,青壯年勞動人口甚至會比現在更少,經濟損失不講,繳稅人口減少,更難填補退休財務漏洞。

又如我國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,政府得籌思國民年金,廣建養老院等,使老有所養。但政府三年前開始發放敬老津貼,每人3千元,一年支出140億元。養老政策只是發現金,「是左手進(收納稅人的錢),右手出,這樣的政府缺乏附加價值,」剛卸下政大副校長職位的管理學家司徒達賢說,政府應將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。

邁入高齡化社會,歐美等國對青少年及兒童照顧更為加強,因為他們將是未來貢獻主力。

據台聯立委程振隆的研究,每位中小學生所分得的教育經費比例只有大學的1/3,貧窮的縣市如雲林縣,教育經費只夠付給老師薪水。連攸關學生安全的措施,也都只能將就。屏東潮州光村國中校長林景祥在南台灣的學校裡,一面清點攸關學子安全的消防設備,一面訴說,這些設備都已經30年,縣政府消防隊屢發罰單,要改善必須花費75萬元,但是縣府叫窮,「他們只給我15萬,」他說,「要我改到合格就好。」

林景祥更擔心學校裡,一半學生都是單親或隔代教養(由祖父母養大,父母離散或在外地打拚),一開學就1/3學生繳不起註冊費,也無法養成一技之長,將來失業,淪為低收入戶,又要靠政府救助,「負擔又會轉到中產階級或企業身上,」林景祥說。「這種學生,更容易陷在惡性貧窮循環中,」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說,「到時不但有世代之爭,更有階級之爭。」


世代之爭雖然已帶起另一種階級之爭,但政府的願景仍一片茫茫然。

令各世代人不平的是,更多人坐享其成。例如全國319鄉鎮鎮民代表(每鄉平均10~20位)每年只出席2個月的會,卻拿月薪7萬多元,還可以出國考察。「這是公共財的悲劇,」一位大學教授說。

卸任總統的開銷更是所費不貲,以93年編列的預算為例,1年所花的開銷高達6千多萬元,包括隨從、官邸、退俸、特支費等。等於1200位教師的退休金(以每月5萬月退俸計)。而且不管哪個政黨的總統,「施政都是即時性,短時間,」空中大學教授李允傑指出,「看不出政府有願景,有目標。」

所幸政府有關單位已經開始注意,世代之爭裡4種元素:老人化、嬰兒荒、退休基金虧損、政府巨額赤字。

例如,經建會去年邀請專家學者,研擬3階段鼓勵生育計劃,延緩高齡化社會到來,提高軍公教人員提撥退休金費率。考試院也在研擬實施「展期年金」,預計將公務員支領月退俸資格延到60歲。

但是政府必須做得更多,想得更遠。「我們這一代,不能把下兩代資源用盡,」一位民進黨資深大老指出,「否則『富不過三代』將不幸言中。」


eXfuze F1 team --- explore the power of seven +
Posted on 上午9:17 by F1 Team and filed under | 0 Comments »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
Free Blogger Templates by Isnaini Dot Com. Supported by Used Car Pictures. Powered by Blogger